蚌埠市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09 14:58 来源: 蚌埠市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体:   打印


本报告,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相关规定,结合蚌埠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数据编制。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和其他需要报告事项。数据统计期限为202011日至1231日。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www.ligwcap.com/public/index.html)。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蚌埠市蚌山区东海大道3115号,电话:0552-3123052,邮编:233040)。

一、总体情况

2020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条例》和《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基层政务公开“两化”(即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五公开”(即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为抓手,以“三促”(即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为目标,坚持“四个导向”(即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应用导向),强化“四个”转变(即一般公开向品质公开转变、由分散公开向便民公开转变、由粗放公开向精准公开转变、由单向公开向互动公开转变),全面推进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水平,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全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9440条,其中市政府15884条,市政府部门33873条,县区政府51479 条,乡镇(街道)57211条,其他单位公开80993条。

 

 

 

 

 

 

 

 

 

(一) 主动公开情况

1.全面公开行政权力信息。一是根据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部署,市政府各部门按照三定方案,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全面公开机构职能,机构设置,包括办公地点、办公地址、联系电话、负责人信息等,完成全市机构职能目录公开工作。二是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安徽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安徽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的通知》,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地督查,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化建设。三是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云平台,组织全市1583名执法人员开展在线通用法律知识培训测试,执法公开能力进一步提升。

2.全面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信息。一是编制《蚌埠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重大行政决策范畴。二是制定《蚌埠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并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是出台《蚌埠市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办法》,加大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的跟踪、调查与评价,坚持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四是印发《蚌埠市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办法》,在评估内容、标准、程序、方式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2020年度我市《蚌埠市河湖长制规定》《蚌埠市快递设施管理办法》两部政府规章评估均获评全省规章质量评审优秀项目。五是宣传《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规定》出台后及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多种媒体平台宣传解读,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决策程序执行力。六是建立立法咨询专家库,邀请高校、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市律师协会等组织推荐30名专家学者参与立法工作,为科学民主立法保驾护航。七是拓展公众参与途径,采取线上线下多方渠道征集社会各界对政府立法和行政决策的宝贵意见,其中,《蚌埠市贯彻养犬管理条例工作方案》《蚌埠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公众意见采纳和反馈率均为100%

3.集中公开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市政府统筹安排,按照“印发文件、专题部署、强力推进”三步走方案,全面梳理建国以来所有存档文件,分步实施“改、废、释”后集中统一公开。截止目前,全市出台的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10部、地方政府规章8部、政府规范性文件393件、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464件、县(区)政府及其部门规范性文件521件全部在新开辟的网站专栏上集中公开,并提供规范文本的链接下载服务。

4.多渠道公开疫情防控信息。一是建立疫情防控公开平台,设置“公告通知、高度重视、最新通报、健康科普、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在线服务”等多个子栏目,准确公开疫情信息,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及时发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方面的相关政策举措,2020年度共计发布疫情防控信息2700余条。二是发挥不同媒体传播优势,通过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020年全年共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14场,涉及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六稳”“ 六保”等多个领域。通过“两微一端”发布疫情防控信息1000多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信息服务。

 

 

 

 

 

 

 

 

 

 

 

5.围绕“六稳”“六保”公开重点领域信息。一是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六稳”“六保专栏,集中发布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公开市六稳”“六保方案,即1个通知和11个具体工作方案,其中《稳就业工作方案(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宣传解读信息获得市领导充分肯定。二是为提高公开质量,市政府各部门画出责任书、时间表、横道图,每月将工作进展情况向市长例会报告,每个季度向经济观摩会报告,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六稳”“六保信息 750条。三是常态化推进“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严格按照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内容)标准发布重点领域信息,每季度开展网上测评,并集中开展整改行动,做到全面、完整、准确、及时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公众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全年公开重点领域政府信息31906条。

6.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蚌埠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会同18个市直业务主管部门,从公开领域、公开事项、公开内容(要素)、公开主体、公开依据、公开时限、公开渠道和载体、公开对象、公开方式、公开层级共10个方面,统一规范26个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事项目录的格式和要求。采取市级统筹,集中建设、分级维护方式,完成市本级、3县、4区“两化”专题专区建设,集中培训,调度推进,全力保障基层按目录规范和内容标准公开各类信息,基层政务公开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全市设立线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20个,并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查阅点地址、联系方式。

 

 

7.规范公开解读回应信息。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不断强化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做到双向链接。在全市开展优秀政策解读材料评选活动,评选出6个先进单位和12篇优秀政策解读材料,并转发各单位供工作中参考,提升政策解读的质量和水平。2020年,网站发布政策解读信息2001条,回应关切信息7010条。2020年计划安排和随机召开新闻发布会74场,其中介绍解读新出台政策法规 25件。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快速传播作用宣传政策法规,重要信息同步向微博、微信、抖音等移动客户端进行推送,加强构建以网站为主,微博、微信、视频协同公开的多平台信息公开机制,提高信息公开深度和广度。

重视经济政策精准解读,提高基层一线人员政策执行能力,全市组织对基层一线政策执行人员解读培训16场,确保减税降费等各项经济政策在实际执行环节不遗漏、不走样,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

8.精准公开放管服改革信息。着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照后减证”、审批改为备案和告知承诺制。整合公安、交通运输、文化、市场监管等20个审批监管部门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直接取消审批2项、审批改为备案2项、实行告知承诺19项、优化准入服务84项。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173项市直单位证明事项、333项各县(区)证明事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将保留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逐项列明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审批部门等内容,清单定期调整更新并向社会公布。

9.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2020年,蚌埠市高度重视省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理和办理结果公开,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省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及时发布办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制订2020年省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一览表,将建议分解至各职能部门,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协调督办。2020年,市政府系市统承办议案建议227件,其中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18件(并案后6件)、重点建议20件(并案后6件)、建议166件,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回头看”未解决事项10件,闭会期间建议13件。截至目前,所有议案、建议均已按照规定时间办理答复完毕,议案、重点建议办结率100%,办理结果全部网站发布。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2020年全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342件,其中网上申请101件,书面申请241件,超过一半的申请与土地征收相关,全部按照规定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在办理答复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化,全面加强土地征收信息公开,深入贯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要求,对拟征地辖区政府在完成前期征收启动、现状调查、风险评估等环节后,由自然资源、人社、农业农村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方案中包含被征收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以及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等征地补偿安置相关内容。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1.实施政府信息集约化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要求,全面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采取分批次迁移方式,将全市68个政府网站全部迁移至省政府网站集约化云平台。集约化平台配备了防火墙、入侵防御、WEB应用防护、网页防篡改、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产品,安装了网络防病毒软件,关键系统采用双机热备,网站前台与后台逻辑分离,数据实现同城和异城双备份。

2.坚持源头确认机制。按《条例》和有关规定依法确定政府信息(文件)公开属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严格落实谁制作、谁发布、谁负责的要求,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审核把关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开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意识,政府信息公开源头管理进一步规范。

3.加强公民隐私保护。全面加强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依法依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历年来已公开150万条政府信息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重点排查新冠疫情、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学生资助、住房保障,以及行政权力运行结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结果信息,公民隐私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四)互动回应及平台建设情况

按照国办《通知》要求,集中完成全市361个政府信息公开网优化工作,统一在网站首页位置展示“XXX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参照政府信息公开栏目页面设计参考方案完成页面升级和栏目优化,建成集中展示专题32个,按照中国人大网和中国政府网上发布的国徽图案标准版本,在网站首页显着位置使用国徽图案,网站建设达到国办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优化办理程序、加快平台建设、加速系统升级,积极处置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高质量推进平台建设工作,打造便民利企优质服务品牌。以12345市长热线中心为主体的互动平台,全年共受理市民诉求349750件,其中直接答复227295件,派单交办122455件,办结率100%,回访率100%,群众满意率97.99%连心桥作用充分发挥。12345市长热线中心,荣获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民心汇聚单位,全国政务服务热线服务创新优秀单位”“卓越管理创新奖”“服务之星奖”“争先奖

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扩大行走企业覆盖面,高标准运行华佗医院、“手机扫一扫市长助你跑”等公共服务平台。重构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全市企业开办设立环节实现4个工作小时办结营业执照,法定审批时限平均压缩75%。全省率先免收企业(不含房地产)不动产转移登记费。皖事通APP平台实现全天24小时政务服务。

(五)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情况

1.抓细化落实。省《2020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印发后,市政府办公室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梳理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工作任务和年度目标,制定下发市2020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和年度考核细则,确保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市政府办公室按照市领导批示要求,将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梳理细化为51项工作任务,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将每项工作任务明确牵头部门及区县,坚持一周一分析、一月一调度日查网、周督促、季通报季度测评通报等制度,对政务公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施常态化监督管理。 

2.抓机制建设。印发《关于报送政务公开工作队伍建设和人员信息的通知》,进一步理顺领导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均调整领导小组,明确主要职责、组成人员、工作机构、工作规则和工作要求并按规定公开发布,强化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领导。全市372个政府信息公开主体配备专(兼)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1012人,实现日常信息公开工作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

3.抓《条例》宣贯。围绕《条例》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利用会议、培训、座谈、微信群、QQ群等平台常态化解读宣传,强化基本标准;指导各层级分别完成主动公开目录、内容标准调整工作,细化具体标准,推行照单公开、照标准公开工作模式。

4.抓业务培训。把政务公开政策理论特别是《条例》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内容。将政务公开业务工作纳入年度培训教育计划,利用党校培训班、安徽干部在线教育学习、组织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培训,全年组织专题培训218场,共6542人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2

2

8

规范性文件

84

84

1378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1092

-6

126482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1281

-3

84268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11942

-5

146509

行政强制

641

-7

84072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行政事业性收费

25

1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1190

413566万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328

9

5

0

0

0

342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231

5

3

0

0

0

239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27

3

2

0

0

0

32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1

0

0

0

0

0

1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1

0

0

0

0

0

1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1

0

0

0

0

0

1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46

1

0

0

0

0

47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4

0

0

0

0

0

4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17

0

0

0

0

0

17

(七)总计

328

9

5

0

0

0

342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16

0

5

7

28

5

0

0

4

9

3

0

0

0

3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主要问题:

一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关联不完整、公开滞后、信息内容要素不全等问题,影响到政务信息服务效率。

二是依申请公开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新修订《条例》颁布实施后,重视对公开队伍培训,忽视对公众的宣传,导致个别利益关系人对条例理解有偏差,把申请公开作为信访维权渠道,造成无效申请增加。

三是解读回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开解读内容要素不完整,特别是解读深度、通俗性、易读性等不够,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没有全面发挥解读回应的实际成效。

下一步改进措施:

在全面贯彻落实《条例》和2021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基础上突出加强问题整改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26个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目录,推进试点成果向更宽更深领域转化,向村居延伸,不断提升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二是全面提高政策解读质量。健全解读机制,优化解读流程,强化监督保障,突出更多运用图解图表、视频音频、卡通动漫等解读方式,不断提高政策解读传播力,促进政策文件落地生根。

三是进一步优化公开平台。围绕服务需求整合优化网站和栏目,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和网上依申请公开系统,优化网民留言、咨询的受理、转办和反馈机制,促进主动公开、解读回应质量提升。

四是加强公开能力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条例》,修订完善推进公开配套制度措施,健全公开制度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培训指导,全面提高公开能力和水平。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蚌埠市政务公开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实现“五个更加”的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事项,进一步规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强化政务公开服务效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助力蚌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建设。

六、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无。


蚌埠市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