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审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审计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党委、政府工作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奋力开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市共组织实施审计(调查)项目196个,首次以“上审下”形式对2个县区开展财政收支审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7.4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7.91亿元;审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13亿元,向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27件。审计促进整改问题金额21.12亿元。编发各类审计信息1140条,被上级采用235篇次,其中省委采用3篇(专报1篇),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1篇。
蚌埠市审计局连续3年在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荣获安徽省第十三届文明单位,荣获全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全市3个项目分别荣获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创新经济责任审计预警机制”案例,被评为 2022年度蚌埠市“十大法治事件”;联合市总工会举办“研究型审计”“审计数据分析”“审计手稿编制”技能竞赛,3名审计干部荣获“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局党建阵地成功入选全省审计系统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库、“检审协作”工作机制已向市深改办申报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奖和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品牌”荣获市直机关“一支一项”品牌创建优秀项目。
(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的学习引领作用和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带动作用,召开局党组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集体学习6次,带头深入县(区)审计局、审计一线走访调研,开展“微党课”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3次,在《蚌埠日报》发表学习文章,发出审计声音。制定党员干部“每天20分钟,每周100分钟”自学制度,统筹抓好支部学习、科室学习、审计现场学习,增强学习贯彻的深度广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心入脑、落地生根。
(二)全市审计“一盘棋”。一是树牢“一盘棋”工作思维。2022年以来,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全市重点审计工作调度推进会,市县(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和市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传达上级审计机关和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要求,通报工作进度,提出工作要求。二是完善“一盘棋”工作机制。全省首先制定《深入推进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对审计“一盘棋”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聚合审计目标、统筹审计资源,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三是形成“一盘棋”工作合力。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第五次会议部署,建立“清单式”机制,将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以及议定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督促指导各县区审计机关做好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责任分解,加强调度督促贯彻落实。
(三)“巡审联动”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巡审同步新模式,通过计划共商、巡审共驻、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着力构建“五共”巡审联动工作机制。连续2年开展巡审联动,对蚌投集团、城投公司巡审揭示问题84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18件,促进2家企业建立健全内管制度17项。巡审联动成果得到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项跃文批示“我市巡审联动工作起步较早,工作成果得到了刘惠常务副省长的充分肯定”。
(四)“检审协作”成效显着。在2021年建立“检审协作”机制基础上,新增“对口联系、信息通报、线索移送、办案协作、联合行动和交流培训”6项协作内容,实现“1+1>2”的优势叠加效应和互促双赢效果。2022年,累计向市检察院移交4批次54条问题线索。市、县检察院累计立案20件,向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管局、相关乡镇等责任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书15份。“检审协作”工作机制已向市深改办申报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奖和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五)经济责任预警机制入选蚌埠市“十大法治事件”。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印发《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预警提示单》。2022年12月,申报的《创新经济责任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提示单”划出履责警戒线》被评为 2022年度蚌埠市“十大法治事件”。2022年,全市共组织实施73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提交的审计结果报告被同级党委政府领导批示30篇。
(六)研究型审计促进成果丰硕。将项目立项当做课题研究,科学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将发现问题当做课题研究,全年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开展容错免责10次,形成典型案例25篇;将审计建议当做课题研究,全年编发各类审计信息1140条,被上级机关采用235篇,被审计署采用26篇(次),省委每日快报采用2篇,专报1篇,同时被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1篇,信息采用量位居全省审计系统前列;2项省审计厅年度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报告顺利通过结项评审,申报省社科联课题1项,提交省审计学会专题研讨会征文3篇,先后在《中国审计》《审计观察》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七)机关党建亮点纷呈。2022年以来,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计”的工作要求,“三个突出”建设特色党建阵地,打造实战型基层党支部。突出一个“新”字,精心打造党建展厅、党员活动室、廉政教育室等“两室一厅”党建阵地。去年,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各县区组织部长及市直机关党委书记到我局现场观摩机关党建工作。突出一个“融”字,开展“大科室制党支部”试点,真正做到审计人员到哪里,支部建设在哪里。突出一个“实”字,全年开展各类党建活动65次,局党建阵地成功入选全省审计系统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库、“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品牌”荣获市直机关“一支一项”品牌创建优秀项目,市委组织部选取我局为省委考核组党建工作实地调研地,并受到考核组肯定。
(八)干部队伍活力迸发。一是聚焦重点工作锻炼队伍。联合市总工会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市审计技能竞赛,共有18名选手获奖,3名审计干部荣获“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二是聚焦“甬蚌结对”培养人才。联合宁波大学成功举办“蚌埠市审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了宁波审计先进经验,开阔了干部视野。三是聚焦“三能”提升能力。选派33名审计干部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重点项目审计、巡视巡察,推荐1名科级干部到乡镇“墩苗”锻炼,推荐1名专业干部到招商园区锻炼等;举办“资本审计大家谈”等审计业务交流会,审计干部队伍呈现出活力迸发新气象。
二、2023年审计工作谋划
一是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审计办职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心筹划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第七次会议。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县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向市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工作。统筹抓好省委审计委员会议定事项和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重点任务落实。
二是全面依法履行职责,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聚焦“稳经济、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科学谋划审计项目计划,2023年全市拟安排审计项目200个,其中预留审计署、审计厅统一安排(授权)和上级临时交办审计项目40个。继续推动指导主管部门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15个左右。
三是深化贯通协同机制,提升审计与其他监督合力。深化“巡审联动 ”,进一步健全完善巡审联动工作机制,增强巡审联动监督力度和深度;深化“督审联动”,在督促审计整改方面强化协作配合,延伸审计整改链条,发挥制度优势合力提升审计整改实效;深化“检审协作”,共同开展自然资源领域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实现“1+1>2”的优势叠加效应和互促双赢效果。
四是聚力开展研究型审计,积极推进审计创新发展。坚持以研究型审计为导向,推动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积极推进全员研究、全程研究、全面研究,着力打造研究型审计机关。推进科技强审,结合“金审三期”及“数字蚌埠”建设,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五是持续巩固整改成效,扎实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加强审计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统筹协调,推动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党政督查等在审计整改中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继续将整改与考核挂钩,会同市委督查考核办将整改进度慢的问题作为重点督查事项,每月联合督办,对未完成整改任务的在目标考核中扣分。拟出台我市《审计整改约谈办法(试行)》,进一步提升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六是突出党建领航作用,锻造审计铁军。持续打造审计“两室一厅”固定阵地和“四有”流动阵地,继续推动“党建+”系列活动开展,有序推进“大科室制支部”党建品牌建设,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举办“审计讲坛”,审计干部“人人登台”讲课、“岗位大比武”等系列活动,以讲促学、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全方位提升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能力,着力打造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