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蚌埠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正文共二个部分:一是2022年计划执行情况;二是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在《报告》起草中,我们时刻保持与市委决议、市政府工作报告、省计划报告内容相衔接,同时注重与《政府工作报告》做好错位,在项目、平台、要素等方面多下笔墨,全面反映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客观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系统梳理2023年重点工作。特别是对于今年重大平台、政策争取、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明年重点指标安排、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等以附件形式进行补充。
第一部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是全力稳经济保增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从严从细抓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守住了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出台稳经济“34条”等一系列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50亿元。反映经济发展实际的匹配性指标快速增长,经济“基本盘”持续巩固。
二是系统推进产业强市,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深入实施。围绕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四大产业集群,突出重点开展攻坚。一产“两强一增”成效显着。前三季度,一产增加值增长5.5%,全省第2。1-10月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1%,全省第2。服务业“锻长补短”全面铺开。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均为全省唯一。
三是实施项目投资攻坚行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和后劲不断增强。双招双引质效提升,1-11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3个,增长71.6%。项目建设扎实推进,1-11月,全市在库项目1342个,较去年增加239个。纳入全省季度开工4批次、210个项目,已开工191个,开工率91%,全省第7;已纳统168个,入库率80%,全省第3。要素保障不断强化。31个项目入选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清单,投放金额全省第2。24个项目获国家中长期贷款支持,完成投放10.3亿元、全省第3。
四是聚力提高城市能级和品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淮宿蚌城际铁路、合新高铁全面开工。五蒙高速、蚌明高速改扩建正式开工。城市更新行动有效推进。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完成102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55个。
五是着力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动力持续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围绕“六共六互”12个合作领域签订甬蚌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固镇经开区正式挂牌甬蚌产业园。外向型经济稳步增长。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实现交易额29.1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1735万美元,增长185%。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完成市经开区核准范围移区及主导产业变更。省级以上开发区陆续启动“管委会+公司”改革。自主创新成效凸显。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成蚌埠科技大市场。
六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稳妥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植树造林2.2万亩、森林抚育5.3万亩。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及省政府督查激励。“双碳战略”有序推进。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蚌埠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持续加强能源保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136万千瓦,增长42%。
七是聚焦百姓操心事烦心事,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大力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38项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群众满意度达96.06%。城乡低保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升。六中滨湖校区等7所中小学建成投用。完成北师大附属学校、三实小“民转公”工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式获批并开工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村镇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成功举办市十五届运动会、首届残运会。
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一定的企稳回升势头,但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结构不优。二是县域经济滞缓。三是园区的承载力偏弱。四是实体经济较为困难。五是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六是民生保障有短板。
第二部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建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
——进出口总额增长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以四大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全面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一是重点突破四大产业集群。二是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三是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发挥内需拉动经济主引擎作用。一是抓紧抓实招商引资。二是攻坚突破重大项目。三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五)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全面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一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二是多措并举稳外资稳外贸。三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六)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三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四是提升环境承载能力。
(七)聚焦共同富裕,努力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实事。一是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二是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三是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